相当长一段时间,关于中国足球的话题只要掌握基本的一个原则就能应对自如,那就是从“急功近利”、“官僚作风”、“自以为是”等大帽子里随便挑出一顶,丢出去,中国足球自然会对号入座。
不过,时代总是在不断进步和变化。如果你不能与时俱进,甚至在评论貌似最简单也最不需要负责的中国足球时,也很可能遇到一些麻烦。而一旦走进这种误区,不仅谈者无趣,中国足球也会跟着继续倒霉。
一考
有人认为,阿内尔卡、孔卡这样的天价外援不过是中超的又一次发烧,与其让外援们大把大把地赚走我们的人民币,还不如把这些钱花在青少年身上。
听起来多么理直气壮的一个结论,有理有据有节。孰不知这正是一个非常错误的结论。它的错误在于脱离了历史,将一个最理想的结果直接安插在中超面前。
想想看,当年的日本联赛起步,后来的卡塔尔联赛起步,大牌外援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拉动了球市,带来了广泛关注,另一方面更给本土球员树立起了样板。这些远亲近邻的经验我们必须加以借鉴。
具体到现时的中超,在大牌外援的刺激下,国内优秀球员的价格也猛然提升。一个国家级的球员现在在转会市场上的基本行情都超过了千万。
当然会有人觉得这是物超所值,但如果我们稍微把眼光放长远点就不难发现,只有一线队队员值钱了,俱乐部搞青训才会有真正的动力。以青岛为例,他们如果每年都有姜宁、刘健、郑龙这样的球员可卖,自己在球员买卖上的收入就能达到三四千万,老板何等聪明,把这笔收入随便拿出个几百万砸到青少年培养上,未来就还能赚得更多。
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但从你推倒第一张牌到最后一张应声倒地,总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千万不可一棍子下去。
二考
有人认为,万达出巨资输出小球员和中国足球的百人留学计划不仅是健力宝模式的翻版,而且又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体现。
表面看起来,万达的做法和足协的想法确实和健力宝那时有几分相似,不过仔细追究起来,其中的差别非常之大。
首先万达的计划并不是整队输出,其次他们不仅将中国孩子送到西甲(微博 专题) 三家俱乐部,更是把孩子们送进西班牙的教育体系,因为根据当地法律,孩子们必须在接受良好教育的前提下才能继续自己的足球训练。
而中国足协在选派孩子出国上,固然有早出成绩、早出人才的想法,但也绝非只是指望着这一棵树。他们在校院足球、业余足球的普及和建设上也多有跟进,只不过这方面的工作很容易被媒体和公众忽视。
想当年,晚清派出的一百幼童虽然没有能够挽救大清帝国的命运,但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里,一百幼童中的很多位都颇有贡献和建树,如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奠定了中国铁路基础的詹天佑。应该说,派出的留学生不仅仅是为了急功近利的振兴,更是中国伸向世界的触角,从此中国变得不再封闭。所以,一百多年前的中国需要,一百多年后的中国足球也需要。这些孩子是足球的使者,他们会在未来展现他们的价值。
而无论足协还是公众,大家都必须明白,振兴中国足球的真正基础在国内,在青少年、在教育。一主一辅,相辅相成。此为正解。
三考
有人认为,对于中国足协迟迟还没有做出的行业内纪律处罚,高喊着“依法严惩”。
又是一个看起来、听上去都理直气壮的结论。但这个结论所犯的错误和第一条如出一辙。都忽视了历史的演变进程,也都对一个不成熟的中超提出过于严厉的要求。一句话,都不可取。
我同意毕熙东老师的说法,中国足球的集体腐败,根源还在于足协,如果不是十几年足协在解决问题上的回避、包容甚至是纵容,不会产生现在这样一个烂摊子。
如今涉案者众,案情跨越时间长,如果真的如严惩派所言,坚决打击,哪怕联赛停摆也再所不惜。我想问,这样的处罚就是真正的公平、公正吗?彼时的中国足协应该承担什么错误,如果只处罚俱乐部和相关人员而对足协无动于衷,这能真正服众吗?再有,联赛有几百名球员,他们当中的一部分特别是这两年刚刚升上来的青年队员都是历史很清白的一批,让他们为别人犯下的错误买单,这很公平吗?这很人道吗?
所以,解决这种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我赞成取消冠军、罚分、罚款,却并不同意大面积降级。道理很简单,既然不能解散现在的足协,那也就不能只让俱乐部来顶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