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24日消息,一个“标题门”,你可以认为只是个简单的失误,也能够从失误中看到更多。在ESPN专栏作家阿丹德的眼中,他看到的是美国对亚洲甚至对全球文化极度缺乏了解。以下是其文章摘译――
那些被用来描述林的不恰当词汇,证明NBA对这样一位亚裔美国人的出现缺乏准备,特别是在文化方面的准备。林的崛起太快了,让人甚至都想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他,来描述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要么认为亚洲人无法适应NBA,要么就把林与美国的黑人球员同样对待。真的这么简单吗?
这种文化边界的开放,从来没达到过如今的程度,甚至连当年的姚明,也没能做到。姚明和林书豪不同,他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刚来休斯敦时,他的英语不足以应付大多数媒体的采访。他就是个外国人。但是林书豪生在美国,他说英语,可他依旧因为他的长相差一点就只能站在场边被埋没。对于林书豪,我们看重什么?忽视什么?我们怎么定义他?又能有什么参考模板?
林书豪是个体育传奇,是所有篮球迷的期望,对于美籍的亚裔更是如此。了解了这些人眼中的林书豪,才能懂得他所代表的含义和他们的文化。林书豪改变了传统的看法,包括他同样是美籍亚裔的父母之前都并不重视体育,因为他们看不到希望。而林书豪改变了这一切。
我很想尝试着了解林书豪所做的一切意味着什么,虽然这并不容易,因为不熟悉,此前没有先例。就像当年的泰格-伍兹,直到他拿到大师赛冠军之后,人们才真正发现,高尔夫是属于所有人的运动。
当然,林书豪离这个境界还很远,他还是个新生事物,有巨大风险,他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是未知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动摇他如今打下的基础。而他的球迷们,很多时候要更宽容,因为他们得到的或许并不是林书豪说的,只是写文章的人翻译的――很多时候,这已经超出了说话者本人的控制范围。
对于林书豪的比较,如今也无从做起。这原本是惯用的手段,比如弗雷德特的模板是J.J。雷迪克,但林书豪找不到模板,因为此前从来就没有这样的球员。我们只能先找来纳什,但也仅仅是因为他们都是控卫,而且同样在德安东尼的进攻体系下成长。但林书豪却说自己成长时期最喜欢的球员是斯普雷维尔,而在他的比赛中甚至能看到阿伦-艾弗森的影子。简单的数据对比:林爆发期场均24.2分几乎与艾弗森当选最有价值球员的那个赛季难分高下。
林书豪打破了传统的规则、习惯、看法,让所有人都重新地认识、学习那些我们原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写文章的人如今要更斟酌地遣词造句,而这只是个小插曲,林书豪所带来的,他的影响力,绝不仅仅限于麦迪逊广场花园那一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