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10日,斯坦科维奇杯决赛,中国男篮以70比51击败澳大利亚队,最终首次捧起斯杯冠军奖杯。全场比赛,易立贡献12分,其中第三节独得8分,表现可圈可点。之所以坚持到最后一刻,如愿搭上奥运会末班车,易立旺盛的进攻火力,就是他的杀手锏。
再战澳大利亚,易立上半场出场机会寥寥,这段时间,邓华德主练双塔,易建联与王治郅齐上阵。此外就是给那些已被淘汰的球员最后的亮相机会,比如张博。进入下半场,王治郅坐在板凳席,此时的男篮主练一大四小,这时候,易立的进攻火力就被放大。他也不负众望,第三节刚开场,男篮打反击,郭艾伦持球长驱直入,突至篮下吸引包夹后,郭艾伦轻巧地从腋下将球塞给高速前插的易立,后者接球后根本不多想,直接起跳双手暴扣。一分钟之后,他又利用无球跑动,在左侧45度角附近接球,面对疯狂上抢的澳大利亚球员,易立直接起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应声入网!“三分球!男篮需要的就是易立的进攻,”此役解说嘉宾张卫平感叹道。此时的易立已然势不可挡,随后的进攻,中国队摘下篮板后再次打反击,同样在左侧45度角,越发自信的易立如法炮制,再次命中一记三分球。这一节,易立独得8分,他的攻击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很长一段时间,易立都处于风口浪尖,坊间揣测,易立留在12人名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质疑者的观点很是明确:首先,易立的防守能力平平,其次男篮锋线人太多,易立想要入选,难度可想而知。
可易立就是留了下来,张卫平认为,在亚洲赛场或是遭遇实力较弱的球队,男篮必须狠抓防守,可一旦面对欧美强敌,想要爆冷,唯有靠进攻,“你说美国队的那帮人,你怎么防?西班牙队的那些人,怎么防?”张卫平的这番话,从侧面道出了易立最终留队的原因。
就像此役单节8分一样,易立的单兵作战能力,尤为突出,身高2米07的他,既能在外线投三分,还能持球进攻,无球跑动后接球投篮,也是他的主要进攻方式。放眼当今男篮,外线固然人才济济,可真正在持球进攻中拥有把握的,恐怕只有王仕鹏。这也是他常年以来稳坐男篮主力的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易立带到伦敦,当内线双塔受制的时候,易立便能上场冲锋陷阵,利用个人能力打开局面,这一点,去年亚锦赛就已经得到印证。
这是易立职业生涯首次征战奥运会,作为早已不算年轻的“新人”,易立想必卯足了劲儿,他的防守固然饱受非议,他的身体固然略显单薄,可他强大的进攻能力,犹如一招鲜,力求吃遍天,进入奥运12人名单,这份殊荣对易立来说,实在合情合理。
(编辑: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