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0日,结束了伦敦奥运会之旅的乒乓球名将丁宁做客央视《面对面》,接受了专访。其间,丁宁也谈到了她在奥运会上的争议发球,下蹲砍式发球,不过她认为这是规则允许范围内的,并无任何违例。
解说:见到丁宁,是在北京体育总局的乒乓球训练馆里。伦敦奥运会结束后,虽然没有恢复训练,但是丁宁每天还会来这里练练身体,练练发球。自认为是削球手的古兵一上来就和丁宁切磋上球技。
丁宁:你确定你这是削球吗?
主持人:这不是削球吗?还行吗?
丁宁:行的,但您这好象是搓球。
主持人:削球是什么意思呢?
丁宁:削球是要退下去的,就是我拉你削那叫削球,你在这边只是搓球而已。
主持人:这叫搓球?
丁宁:对。
主持人:我一直以为这叫削球。我看看你经典的发球,下蹲式发球,我没见你这么发球,在比赛的时候。
解说:下蹲砍式发球,乒乓球运动发球的一种。这种发球旋转较强,变化多,而且冲力大,对方往往难以适应甚至直接失误,但是下蹲砍式发球对腿部力量要求很高,因此大多被男运动员采用。在世界乒坛上,主要采用这种发球方式的女选手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丁宁,另一个是已经退役的日本选手福冈春菜。
主持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一种发球?
丁宁:从改成无遮挡发球开始,就是因为乒乓球规则改变以后,发球不允许遮挡之后开始发这个球。
主持人:那这个球按照规则来讲的话适合吗?
丁宁:适合啊。
解说:让丁宁没有想到,下蹲砍式发球这个秘密武器,却成了伦敦奥运会上,阻碍她迈向成功的最大障碍。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半决赛中,丁宁对阵新加坡选手冯天薇,丁宁赖以成名的下蹲砍式发球两次被裁判判罚违例,导致被罚两分,这已经不是丁宁在本届奥运会中第一次遭遇发球违例被判罚分的情况。
主持人:但他为什么会判呢?
丁宁:这个判不是说发球,乒乓球有规定就是你抛球要抛到高度16公分。
主持人:16公分吗?高于台面?
丁宁:对,当然不可能是你发的时候拿着尺子给你量,他是一种目测的感觉,一种判断吧。
主持人:你既然知道有这种规则,当时有了这样一种规定之后为什么还要练这样的发球?
丁宁:这个发球本身是没有错误的,无论你练哪一种发球你总得抛球,都是要抛球,只是你无论发什么球他只是看你的抛球,或者是斜度这种判法,而不是针对任何一种发球都一样,你练哪一种发球都一样。
主持人:那为什么不能变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方式去发球?去比赛?这样可能风险更小。
丁宁:物以稀为贵。一个东西越少出现的话,在比赛当中可能杀伤力就会越大。他不知道,他没见过。当他不知道或者没见过的时候,他肯定在处理上就会差很多。
主持人:但是只有你去适应规则,不能规则来适应你,你也明白这一点?
丁宁:对,所以在决赛中我并没有用下蹲,我发的正手,但是我发正手他也判我了,那我就没法了。
解说:回顾伦敦奥运乒乓球女单决赛,丁宁迎战队友李晓霞,裁判意外的成为了比赛的主角,先后3次判罚丁宁发球违例,直接判罚4分。
主持人:但是有人也质疑,如果说你实力真强的话,即使判罚一两个球也无所谓,还是应该有实力拿下的。
丁宁:我虽然实力很强,但是我跟晓霞,我们几个主力之间的水平都是相差无几的,不可能相差太多。我觉得再有一个就是说,其实表面看是1分发球的判罚,但是其实从我们自己来算可不是1分,而是2分,甚至于3分。你想8:6,如果这1分我发球,如果我赢了是8:7,但他判我1分是9:6,我是落后了3分,我们经常说这1分球,可以影响这一场比赛,这一场比赛的胜负可能都是由你这1分打出来开始的,就是改变了。
主持人:所以当时心里特委屈是吗?
丁宁:有点可惜。
主持人:可惜什么呢?
丁宁:因为觉得可能这场比赛,其实应该可以奉献给大家一场非常精彩的对决,我觉得无论输赢我们都是队友,我觉得都会去接受,很正常的一种心态去接受,但是最后没有想到是以这种方式来结束的。
解说:2012年,8月3日,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国选手李晓霞战胜队友丁宁,夺得金牌。而在赛后,丁宁拒绝与李晓霞握手,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主持人:你看过有些人在网上的评论吗?他们觉得丁宁是不是太在乎这块金牌了?
丁宁:我肯定在乎,我肯定希望去争取这块金牌,但是我不知道他们所谓的在乎是什么?
主持人:就是因为这块金牌好像做出了一些他们不理解的举动?
丁宁:什么举动?
主持人:你没有看过一些评论吗?
丁宁:没有太去关注这些方面的。
主持人:因为比赛之后,在单打结束以后大家都会觉得不管怎么说金牌是在中国队手里,场上是对手,但是场下一定是朋友。但是我们看到是,你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和李晓霞一块去拥抱,一块拿着中国的国旗在现场。
丁宁:当时我记得跟她握完手之后我就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了下去,当我再起来的时候,我就没有看见晓霞,我不知道她在哪。
主持人:如果你当时没有看到李晓霞,为什么在领奖的时候,站在领奖台上,人们只看到了你和第三名铜牌在握手?
丁宁:我想可能是大家有点误会这件事情了。
主持人:误会在哪?
丁宁:第三名是先上台的,亚军的人先去跟铜牌得奖的去握手,而冠军是跟两个人握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直是乒乓球队的一种习惯。
主持人:在很多人眼里,会觉得丁宁可能在内心还是存在着隔阂。
丁宁:其实我觉得不会,因为我觉得我和晓霞当然在场上是对手,但是我们平时是朋友,而且我们当时也还要打团体赛。
解说:1990年,丁宁出生在黑龙江大庆,母亲曾经是篮球运动员,父亲是短道速滑运动员,当丁宁还只有5岁的时候,母亲把她带到了自己单位里一个乒乓球室,打那以后,丁宁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乒乓球,她的童年和其他从体育运动的孩子一样,每天都是在训练、比赛中度过,陪伴在丁宁身边的是严厉、严格的母亲高凤梅。
丁宁:我感觉她在我小的时候,对我在训练方面要求确实非常严,就是有一次训练,被人家一下把这球拍打到这个地方。
主持人:怎么会打到那儿呢?
丁宁:那时候很小嘛,就是捡球,回来到球台,这边可能一扑,因为那时候场地可能没有那么大,一扑一拉球板就打到我这个媚骨这块,直接就豁开一口,当时就感觉往下流血。当时我妈下午就来看我了,看到我,我妈说看到我说,没事儿,这怕啥,这没事儿,说我们打篮球一滑就是一下,没事儿没事儿,你这可以坚持训练。
主持人:那时候是不是特别恨妈妈?
丁宁:当时我就想我这都豁一口了,还得练啊。然后就是说,这边蒙着纱布然后练都看不清球了,因为只有一只眼睛的话,那个球是看不清的,但是我慢慢长大了,我能够理解我妈妈。
解说:2000年,一次机遇降落在了她的身上,当时北京队挑选苗子队员,选拔赛中,作风泼辣、不畏强手的丁宁被当时北京队的教练周树森看中,正式成为了一名职业运动员,从黑龙江到北京,她远离家乡,开始了集体生活,那个时侯,丁宁还不满10岁。
主持人:你那时候也特期盼和爸爸妈妈能够在一起是吗,能够享受家庭的温馨?
丁宁:对,就是会很想家。
主持人:想的时候怎么办,电话有时候不可能去说?
丁宁:就是很想嘛,但是对于当时我来讲,我确实没什么办法,我不能说回家,因为我当时在北京,也不能够回家。
主持人:那个时候可能是最难受的时候。
丁宁:对,也有一些队友可能都会抱着妈妈,就说别走你别走,我也会说,要不然妈你能不能再待一天,或者是什么。但是我一般都到最后不会哭,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哭我妈心里更难受,所以就不会哭。
主持人:那时候有没有想过一种方式,又可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又可以练自己喜爱的运动,不用像那样分隔两地的思念那种痛苦?
丁宁:我觉得不太可能,不太可能。因为你想要去获得一些东西,你肯定要失去一些东西。
解说:在北京队训练了3年之后,丁宁进入的国家青年队,2005年进入国家队,2007年争取到了世乒赛的参赛资格,2009年,她更是力压张怡宁,第一个拿到世乒赛单打资格。球风和外表一样帅气,眉宇间具有豪爽自信,球迷们也给丁宁起了个“大宝贝”的绰号,而她也是乒乓球队的活跃分子,即便是在训练场上,你也总可以看到她的笑容。
纪实:
主持人:其实你有点男孩气,我觉得,有点那种大大咧咧豪爽的性格。
丁宁:对。
主持人:生活中也是这样吗?
丁宁:就是比较外向吧,比较喜欢闹什么的那种。
主持人:但是我觉得你心里还是挺细的,很细腻。
丁宁:内心比较女孩。
主持人:有时候大家会真的觉得,因为你外形给我们可能说是乒乓球界的李宇春嘛。
丁宁:对。
主持人:别人这种评价对你会有什么样的一种想法?
丁宁:其实我觉得不是我们两个人长得有点像,而是两个人可能那种风格上,包括可能我在场上打球的那种气势上,可能跟她在舞台上表演的那种感觉吧,给大家感觉有点相似,都是可能比较外向,比较能够释放自己的那种感觉,所以我觉得可能大家是觉得这方面有点相似吧。
主持人:平时不唱她的歌是吧?
丁宁:也会唱,因为也有听过。
主持人:你喜欢她哪首歌?
丁宁:大家比较熟悉她的就是《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
主持人:我听一听,我还没听过世界冠军唱歌。
丁宁:不好意思,让我唱歌。
主持人:你唱会是什么感觉?
丁宁:真的要唱吗?
主持人:唱一句就够。
丁宁: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
主持人:就一句啊。
丁宁:你不让我唱一句吗?
纪实:2011年体坛风云人物颁奖 丁宁演唱李宇春《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
解说:在乒乓球训练馆里的墙壁上,悬挂着很多运动员精彩瞬间的照片,有我们夺冠的、也有我们对手的,在这些照片中,有一张是丁宁永远不会忘记的,因为那张照片记录下了她挥之不去的痛。
丁宁:这个就是2010年莫斯科的时候。
主持人:当时是世锦赛?
丁宁:对,世锦赛团体赛,我们丢掉了中国队蝉联了很多年的女团冠军的奖杯,在决赛中输掉了比赛。
解说:2010年,莫斯科世锦赛,是丁宁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征团体赛,以刘诗雯、丁宁为代表的新生代乒乓球国手,在决赛上输给新加坡代表队,这是自1991年以来中国队首次丢掉考比伦杯,九连冠梦碎。
主持人:这是当时在领奖台上?
丁宁:对,领奖台上。
主持人:决赛中,我看看你的当时的状态是,抿着嘴尽量没哭。
丁宁:就是表情很僵硬,有点蒙了。其实我记得我和刘诗雯我俩是一直在哭,只是感觉到教练当时一直在安慰我们,一直在说没关系,在安慰我们。
解说:莫斯科失利后,应变能力差、欠缺的经验、难担重任、统统砸向了还不满20岁的丁宁身上。
主持人:每次一提到挫折失败的时候,印象最大你都会提到这场比赛。
丁宁:对,应该是我,就是从我打球以来,受挫折最大的一次。
主持人:在那么痛苦的状态下,怎么让自己坚持下来?
丁宁:我觉得离不开的就是教练,包括我妈妈,父母对我的这种支持。
主持人:他们会怎么对你讲?
丁宁:当时是任国强任指导他管我,当时他基本上每天都和我在一起,无论是什么样的状况,我好或者是坏,他都是帮我去分析,然后陪我一块走过那段,对我来讲,我觉得是非常难熬的一段时间。包括我妈妈也是,当时也是从大庆来到北京,也是一直陪着我,也是给了我很大的这种鼓励。让我能够重新相信自己吧,坚定自己,能够坚持下来。
解说:坚持终于有了回报,2011年,在世乒赛和世界杯上,丁宁两次在决赛击败李晓霞夺冠,成为现役中国女选手中距离大满贯最近的人。2012年4月1日,多特蒙德世乒赛团体赛,女团决赛中国队3-0击败卫冕冠军新加坡队,重夺考比伦杯。优异的成绩也让丁宁踏上了前往伦敦的班机。在伦敦奥运会女单失利之后,丁宁给母亲打去了电话。
主持人:我觉得妈妈可能在你心里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一直是你精神坚强的一个支柱是吗?
丁宁:对。
主持人:那单打决赛之后呢?
丁宁:在尿检的时候,然后我给我妈妈先打,当时我妈妈很坚强,没有哭。就跟我说,没关系,第一句话就是没关系,没什么事儿是过不了的,相信你自己,接下来还有团体赛,团体赛一定要调整好自己,一定要坚强,调整好自己。当时我感觉我妈妈当时给我传递过来一种信号是,让我觉得,好像平复了我很多那种感觉,所以我觉得我妈是非常非常坚强的一个人。在任何时候,我觉得都给我做了一个榜样。
主持人:你放下电话之后的感受?
丁宁:然后我放下电话以后,当时我也没出声,就没吱声,所以我当时他说你不要哭,没什么可哭的,不要去哭。所以我当时放下电话以后,就是擦干眼泪,重新调整自己。
主持人:我能理解那种力量,每个人可能都会有那样一个阶段,被一个亲人或者一个特别的人鼓励之后那种感受。
丁宁:对,我觉得在每一次在我很困难的时候,都是我妈妈,她能够在第一时间,给我指出或者是做出很好的一种表率的作用吧,让我觉得我也可以。
解说:四天之后,也就是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伦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决赛,丁宁、李晓霞、郭跃以总比分3-0横扫日本队,成功卫冕女团冠军!丁宁拿到了个人首枚奥运会金牌,那一刻,我们又看到了丁宁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