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对詹姆斯的一番评论,引发了一个陈旧的话题:是不是可以超过乔丹?科比当年面对过这个话题,现在轮到詹姆斯。
幸亏韦德评得很客观。詹姆斯的战友韦德用高尔夫比赛作比喻,假设乔丹已经打到第18洞,詹姆斯才打到第4洞,但这不能说詹姆斯将来就不能打到第18洞。这只是一个完成个人成就的过程。詹姆斯现在才27岁,最终能拿几个冠军不好说,但是他从出道,到获得第一个总冠军、第二个奥运会冠军,历时九年,这是一个寻找“领袖”定义的过程。
詹姆斯和乔丹一样,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来认知“领袖”这种角色,在不同阶段,他们对这个角色的理解不一样,因此扮演领袖角色的方式也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詹姆斯和乔丹共同的一点是,最初他们按人们设定的方式去完成领袖角色,屡遭挫折之后,才以自己的方式去当这个领袖。好比一个人从小到大,从青涩到成熟,谁都绕不开这个曲折的过程,运动生涯和人生道路没有两样。
比乔丹更困难的是,詹姆斯出道时,已经有太多的成名人物,他被告知这些人都是榜样。乔丹之前没有一个乔丹这样的人,詹姆斯之前有奥斯卡・罗伯逊和“魔术师”约翰逊,定位非常明确。乔丹从来不必要去学罗伯逊或约翰逊,詹姆斯如果不这样做,会被认为是叛逆,浪费自己的天赋。詹姆斯在骑士队的七年,基本上就在满足全世界的要求,去按罗伯逊和约翰逊的模式打球,哪怕他身边并没有“魔术师”身边那样的战友。
那七年必定是非常痛苦的经历,因为有太多困惑来自于现实结果与理想状态的落差。现在的NBA球员当中,没有一个人会感受相同的困惑与痛苦。如果科比早年没有和奥尼尔一起夺得三个总冠军,他或许会对詹姆斯感同身受,但三冠到手,后面的事情变得相对简单。这样的痛苦降临到詹姆斯身上,是由他的球风特点决定的―――奥斯卡・罗伯逊、“魔术师”约翰逊、詹姆斯―――这三个人都是每隔二十年才出一个的全能王,如果说得分王可以成为领袖,超级控卫可以成为领袖,那么擅长“三双”的全能王更应该是完美的领袖。
带着这样的理解,詹姆斯义无反顾地去把每一项做到最好。他创造过很多“三双”奇迹,也当过得分王,但某一项特别突出并不算完美。在骑士队的最后一年,他像一个调音大师那样,把自己的数据定格在最和谐最完美的29.7分、7.3个篮板和8.6次助攻,助攻对失误之比2.49,达到了职业生涯的峰值。但是,伴随连续两届MVP荣誉的是他职业生涯最难堪的一次出局。
要很多年以后,这个世界才会真正地公正评价詹姆斯的那次“出逃”。詹姆斯到迈阿密联手韦德与博什,实际上是颠覆了过去自己对“领袖”这个角色的认知。但是在解放自己的同时,詹姆斯又进入了另一重困惑―――如何在球星身边做好一个真正的领袖?所幸的是,詹姆斯的这一次寻找,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毕竟他当时已经26岁,自我修正的能力远超当年。
做一个真正的领袖,不是刻意去做、去模仿、去迎合,而是回归自我,这是只有27岁的詹姆斯才能达到的认知。所有人应该还记得,“三巨头”初联手时,他们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谁是你们当中的核心”?在一年的时间中,詹姆斯刻意去削弱自己的影响力,该出手时不出手,这显然是因为韦德和波什在身边,他有意修正自己在骑士队时的风格。在骑士队局面打不开时,詹姆斯可以放开手脚拿到48分,但在热火队,詹姆斯特别想体现团队的力量,这是和在骑士队打“三双”完全不同的一种团队概念。然而同小牛队总决战的失利,让他对“领袖”一词有了更新的认知。
打了九个赛季,詹姆斯第一次整季没有“三双”,却在夺冠战以“三双”赢球,这不能不说是又一个“奇迹”。而在同一个赛季,没有人再问他们“谁是热火队的核心”。因为同一个原因,美国队虽然在奥运会上群星云集,詹姆斯最终还是脱颖而出。他在伦敦的奥运之旅,与这个夏天夺得总冠军的方式如出一辙。你不得不叹服,詹姆斯在“领袖”这个位置上已经得心应手,来去自如。
从心所欲,不逾规矩,詹姆斯找到了“领袖”的真正定义,但这还不是结束。一个球星的自我完善,仿佛要用整整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