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他就入选国家队,被称作“给姚明传球的人”。但伤病的折磨,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惯例”,使他一直在无奈的岁月中蹉跎。六年后,从年初的CBA总决赛到伦敦奥运会,一次次惊艳的表演,让人们不由不感叹―――华仔已经化茧为蝶了。昨晚,借亚洲职业男篮挑战赛之机,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陈江华。
外界评价:奥运表现可圈可点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男篮可谓惨败而归,但也有亮点,那便是陈江华的脱胎换骨。整个奥运会5场比赛,华仔场均出场22分钟,仅比中国男篮第一控卫的刘炜少了2分钟,场均得分7.4分、2.2个助攻,数据上甚至还要占优。尤其是首场对西班牙队,华仔的突破、串联、稳停跳投,都极具大家风范,在面对一帮世界级的后卫群,竟然丝毫不落下风。
自我总结:体能不足,得分多在上半场
“真正对抗起来就知道,与这些世界级后卫相比,我的体能还是不足。你有没有发现,我的得分多数是在上半场,下半场体能往往就跟不上了。满打满算,跟他们只能打两节的强对抗,这是我的不足之处”。
先后与纳瓦罗(F-纳瓦罗 D-纳瓦罗)、巴博萨、舍维德等世界级后卫对手过招,令华仔印象最深的是纳瓦罗,“他的特点太明显了,进攻太强了,三分及传球水平都极高,尤其那个突然的小抛投,几乎无人能防”。
点评教练:不同人要求也不一样
从2006年的尤纳斯到今年的邓华德,中国男篮历经三任主教练。除了较为短暂的郭士强外,陈江华对先后两任洋帅的特点都很了解,“尤纳斯属于那种很传统的后卫掌控球权的教练,球过半场后,必须是控卫运球打战术,寻找战机;邓华德则更随意些,他不会规定谁控球时间长短,他会要求人人都有权出手,对于控卫而言,他就是一句话―――看时机”。
奥运会比赛过程中,让华仔印象最深的就是邓华德屡次跟他说:“你已经是老队员(相对郭艾伦)了,上去就必须掌握好比赛节奏。我还是需要人提醒,比如连打两个球不进,就该更耐心地组织、串联了。”
屡屡受伤,竟成全了他的技艺
当谈及缘何能够突然令整个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的时候,陈江华却谈起了伤病,“伤病对我影响太大了,2007年是脚腕骨折,2009年是手腕舟骨骨裂,2009-2010年赛季又是前十字韧带断裂,每次都不是小事,尤其是最后这一次,能够治愈回到篮球场真是觉得很幸运了”。而每一次的受伤,却也成全了华仔更多的“技艺”―――脚骨折,就练投篮,那年他的命中率上了一台阶;右手骨折,就练左手上篮和投篮,现在他左右手上篮都很娴熟;十字韧带受伤不能动,就天天揣摩那些名将们的拿手绝技、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偷师”而成,令自己更加完善
很多人认为,宏远队近几年引入诸如帕克、哈德森、布鲁克斯等名将,必定是华仔“质变”的重要因素,然而华仔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他们对我是有帮助,但并不如人们想像中大”,他解释,这些球员的身体素质很好,他们做出来的高难度动作,有时候我们想都不敢想,更别谈学了。”但华仔坦承,“像组织的火候、投篮的时机等等还是能够‘偷师’而成的”。
华仔说,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下来,现在是到了质变的时候了,“现在感觉自己在场上的节奏掌控得好多了,看得清楚场上的形势,我会先看对手的意图再作下一步的决定。而且,现在与队友的配合也更加默契了”。他感觉与此前最大的不同是:“现在在场上,我觉得到处都是机会,机会多,出手命中率自然也就高。”
短期目标:保持稳定状态
刘炜基本已经退出国家队,许多人认为华仔已经理所当然地坐上“国家队第一控卫”的交椅,但华仔并不这样看,“我没想这么多,近期的目标就是保持稳定的状态”。
从一位在场上较为盲目、有些乱冲乱撞的“无掣跑车”,到现在收放自如的豪华房车,华仔竟然用了六年时间,但他说“可以接受啦,伤病实在有些多”。他很清楚自己目前还需要做什么,“在传球的选择性以及给队友创造投篮机会的把握上还有进步的空间,每一场球后,我都会仔细地想,认真地总结”,他说不想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我现在只要求自己的水平要稳定在一个层面上,再远?就是长期稳定”。
从此前他一失误或许就会引来满场嘘声,到现在一出场都能享受到如同朱芳雨、王仕鹏这些老大哥出场时的欢呼声―――陈江华真的已是今非昔比,进入到更高一个层次了。对此,华仔却很理智:“现在更需要‘稳阵’(稳定),认真传好每一个球,因为现在的观众不是来看你失误的。”
(编辑: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