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淘汰,这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足球的代名词了,即便曾经给予我们很多美好回忆和无限期望的青少年军团,也在不断发展的大潮中逐渐倒退。这一次亚少赛,国少队3战3平,进4球失4球,积3分延续了淘汰的命运,成绩肯定是不理想的,但这也不奇怪,看看三场比赛的场面就不会再觉得有什么遗憾,而亮点很零星。中国足球输掉了过去,输掉了现在,真不希望再输掉未来。
三场比赛,三场平局,结果相同,暴露的问题也很一致,但又稍有不同。三个对手分别是叙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和印度,乌兹别克是该组公认的强队,而印度队实力稍弱。首战面对实力相当的叙利亚,对于国少队来说取胜当是最好的局面,因为一旦取得开门红,对于这些很少打比赛的孩子们来说能够极大地提升信心,也能带着本钱去拼乌兹别克,即便输了还有印度可以争胜。而这场与叙利亚的比赛,国少队可以说打了半场的好球,上半场与对手平分秋色,下半场一开始就由张玉宁打入领先一球。但就在这之后,形势开始急转直下,国少队多名球员开始体力严重透支,并纷纷有队员抽筋,其中年仅14岁的门将陈威更是无奈离场。叙利亚队开始疯狂进攻,并在最后补时第3分钟扳平了比分。中国队只能无奈收获一场平局,确实有点遗憾。
第二场对阵乌兹别克斯坦,中国队的场面不是一般的被动,对手的威胁进攻多如牛毛,第16分钟城门便告失守,不过中国队却在上半场即将结束时收获了幸运的进球,对方门将的乌龙大礼让比分回到同一起跑线上。下半场对手的进攻依然犀利,若不是射术不精再加上陈威的有如神助,再丢三球也合情合理。这场1-1的平局,是能说很幸运。
而至于最后一场,对阵印度的比赛则可以说踢得不明不白,难以让人理解,在取胜就可确保出线的情况下,中国队一上来也确实是展现出来了实力上的优势,胜利似乎只是一个形式而已。但是中国队后防线的失误让自己陷入了被动,第一个球丢的完全是自己的失误。不过随后汪晋贤和张玉宁的进球又将中国队带回到了光明,然而整个下半场,保胜怕输的心态害了自己,一个莫名其妙的点球与其怨天尤人倒不如说是自我惩罚。又是一场平局,遗憾肯定有,但更多的是无语。
这就是国少队在亚少赛上三场小组赛表现的总体印象,遗憾、幸运、无语,最后的结果是淘汰。三场比赛,暴露出的直接问题有四,不会比赛、体能太差、临场指挥失误、可用之人太少。不会比赛,这也是整个青少年体系训练比赛少导致的,比赛经验不足,让他们当面对不同形势时不能做出及时的应变,一味的往一条路走到底。两次被绝杀就是最好的体现,打印度时多次机会没有把握也是一个印证,而后防线多次自身失误导致丢球,也是不会比赛的一种反映。
体能太差,第一场打叙利亚就出现了如此多球员抽筋的情况,实在是不应该,而两次遭遇绝杀,也都是因为下半场体能透支,整个团队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出现致命短路,看似被绝杀很偶然,但也是必然。临场指挥失误,这主要是主教练的责任,面对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形势,不能做出及时调整和应对,而作为留学英伦的先进教练的代表,更看不到宿茂臻给这支球队带来的先进的东西,反而在领先后死守,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最终淘汰,教练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而面对两天一场的密集赛程,三场比赛首发几乎就是原班人马,基本就是十三四人之间的轮换。可也反映了这个年龄段可用之人太少的窘境,之前就多次谈到这支适龄国家队只能在区区一百多人中挑选,可谓是矬子里挑将军,多名97年龄段的球员以及14岁的主力门将,更显无奈。其实不只是这支少年军,中国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都面临着这种情况。2010年时,中国青少年注册人数为25000人,而日本和韩国则有60万和50万,93年龄段注册人数为1657人,而日本同年段注册人数是12万。而96年龄段更没可比性。这种强烈的对比,就已经决定了现实。
现实是残酷的,但是就这届国少队的表现来说,也并非一无是处,其中也不乏一些亮点。比如说打进两球的前锋张玉宁,中场的汪晋贤、陈毅、陈科睿以及年仅14岁的门将陈威,他们在个人发挥中都展现出了一些特点,假以时日,他们也很可能成为未来中国足球的领军人物。对于这支国少来说,结束的只是一届比赛,未来才刚刚开始。
(编辑: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