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裁判上轮又一次引起轩然大波,青岛客场与八一之战,因为当值裁判荒唐的判罚,引发青岛队员一度退赛。这再度说明黑哨、主场哨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联赛的发展,麦蒂甚至表示如果CBA继续错下去,他“绝不回到这里”。
昨晚,中国篮协及时对涉事的各方进行相应的处罚,承认了该场比赛终场前剩1分28秒,八一的进攻确实为24秒违例,判定为裁判误判,并对当值的主裁判和第一、第二副裁判进行相应的停赛处罚。
然而,事情并不至于发展到如此地步,这次明显的错判本可以有纠正的机会,在笔者看来,这起闹剧裁判充当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当客队提出抗议后,主裁判吴敏华承认八一确实24秒违例,没想到他却表态可以将时间倒回,但拒绝更改比分。哪怕放眼全球体育史,这种荒唐的判罚都极为罕见,连主场球迷也高喊“黑哨”,客队自然更不买账,队员返回更衣室使比赛中断15分钟。
这种“罢赛”也得到了篮协相应的处罚,不仅被篮协取消俱乐部准入评估资格,还予以核减经费的处罚。青岛队员还是回到场上,但只在场边等待比赛结束,麦蒂则干脆没有返回球场。赛后T-MAC在微博上用“三只瞎眼鼠”来形容裁判,他甚至称,“错误的判罚必须改正,如果裁判的错误继续下去,我绝不再回来这里。”
从麦蒂的表态来看,显然他对CBA糟糕的竞赛环境已极为不满,“绝不回到这里”是指再也不来CBA效力吗?当然,麦蒂这样过激的行为也遭到了篮协的禁赛和罚款。
无论如何,CBA发展到今天,好不容易有如此繁荣局面,但裁判问题以及更深层的体制管理弊病,不仅拖了联赛前行的后腿,而且已经在腐蚀职业化的成果。篮协对于裁判缺乏监管,出了问题一味包庇,更使得CBA日渐丧失公信力,黑哨、赌球传闻“深入人心”。
同样在上轮,江苏与新世纪一役,有球迷冲入场内试图拳打主裁判杨茂功。有关裁判的接连闹剧,显示出CBA竞赛环境之差已堪比昔日的甲A、中超。也许不用多久,裁判真的会赶跑“麦蒂”,赶跑球迷和投资人。
公平竞赛 匹夫有责
除了裁判问题,青岛罢赛事件中出现的另一个现象恐怕也值得深思。当裁判发生连宁波球迷都不认可的有利主队的错判,青岛队员回到场上却只“旁观”时,八一队员张博却仍在已经肯定可以赢得胜利的情况下连得3分。
当时,青岛队员退赛后回场,却因球队副总踢倒广告牌向技术台抗议而被判技术犯规,比赛重新开始后剩下28秒,八一获得罚球和进攻机会,计时器却一次性走完这28秒,也就是说客队剩下的4秒进攻时间不见了。当然青岛队员也不打算继续进行比赛了,他们就站在自己半场,任由这28秒流逝。而执行罚球的张博第一罚命中,第二罚没有命中后抢下篮板再上篮得手,使比分最终定格在99:90。
从规则上说,张博确有执行罚球的权利,然而换个角度思考,既然大局已定,既然裁判的判罚确实有误,如果选择不把球罚进,不再抢篮板再进攻,那么这既是给对手的一种安慰和尊重,也是表达对公平竞赛环境的诉求。
也许张博可以参照一下英超的利物浦球星福勒,当年一场比赛中利物浦因裁判的误判获得点球机会,作为进攻方的福勒反过来向裁判表示是误判,还因此吃到黄牌,于是他主罚点球时故意把球踢给对方门将。
其实中国体育界同样有如此高风亮节的前辈,当年容志行在对方球员受伤的情况下面对空门也不射,把裁判错判给己队的点球故意踢飞。这就是为什么当今中国三大球持续衰落,连中央领导也多次倡导“志行风格”。
在CBA价值观普遍迷失的今天,倡导“志行风格”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因为联赛环境的糟糕,自身就让公平、正义、友善等普世价值一边凉快去。CBA客场难打,几乎每支球队都会抱怨太黑,但回到主场,却更要往死里黑别人。
“联赛兴亡,球员有责”,媒体和球迷同样有责,宁波球迷能够在主队受益的情况下对裁判喊“黑哨”,说明了无论联赛环境怎样黑暗,人们对于公平公正的诉求不会消亡。不能说张博有错,但他可以做得更好,所有关心CBA的人士,也完全可以做得更好,贡献微薄之力,以求推动联赛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编辑: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