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只有21岁,但这却是他的第五个CBA赛季,一个球员能有多少个5年经得起在板凳上的消磨。而今天他要告诉你板凳上的青春,也可以励志得感天动地,因为他的名字叫可兰白克,汉语译为:智慧超群的勇士、出类拔萃的人。
处子赛季父亲离去
初二那年,正在阿图什上初二的可兰白克被兵团二中挑走,成为兵二的一名篮球特招生,进入这所全疆重点中学后,他许下了第一个人生愿望:努力考大学,找个好工作。
2008年春天,读高二的可兰白克成为广汇青年队的一员。
2008年对于新疆队来说是一个伤痛的年份,官秀昌事件使当赛季常规赛第二的新疆队无缘季后赛。那个赛季结束后,金立鹏等一些老将纷纷离队,新的人员也没能及时到位,新疆队连训练都无法正常完成。当时,俱乐部决定从青年队调几名球员陪一队训练,凑齐队伍后去山西打夏季联赛,在青年队待了三个月的可兰白克就是其中一员。“当时并不是要真正调我去一队,而是因为队里人太少了,因为这个偶然的机会我才开始跟队训练。“可兰白克说。那次机会对于他来说价比黄金,一个夏天,这个有心的柯尔克孜族小伙子,用刻苦的训练抓住了这次机会。
2008-2009赛季,新疆队为可兰白克使用了球队仅有的一个“18岁以下球员“的参赛名额,16岁的可兰白克开始了自己的CBA处子赛季。2008年8月份,他领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这笔钱的第一次用途是给父母从头到脚置办了一身新装。8月底,可兰白克送来乌市看望他的父母回阿图什,那天父亲正是穿着儿子为他订做的新西装,那个幸福的时刻也永远定格在16岁的记忆里,从那之后,可兰白克再也没见到过父亲。
“离联赛开打还有一个多月,有一天晚上我梦见了我爸,第二天就接到家里的电话,说我爸心脏病突发,我赶紧请了假回家但还是没赶上……“4年零三个月前的一幕就像在昨天。
逃过伤病远赴山西
很快收拾好心情,可兰白克随队出征2008-2009赛季,做为新人,他在防守端初露锋芒。“当时蒋指导强调防守,进攻方面没有给我太多的任务,自己处理球的机会很少,主要是给主力们做做衔接,年轻人嘛,刚开始要一步一步来,通过防守得到上场机会,到2009-2010赛季,我的上场时间开始多了起来。”
可兰白克小时候非常内向,他是被四个姐姐宠大的。“小时候家里很娇惯嘛!我特别爱哭,话说重了哭,谁瞪我一眼也哭,就是受不了委屈的那种。“可兰白克回想起和如今截然不同的童年,就是这样一个乖宝宝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磨难。
2010-2011赛季刚过6轮,莫名的伤病突然来袭,在从福建返回乌鲁木齐的飞机上,他感觉肋骨处隐隐作痛,等回到宿舍后,已经痛得不敢呼吸,“那时是被队友们扶进医院的,检查的结果是肋间神经痛引发的岔气。住了半个月院,出院后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能正常训练,当时我挺担心的,害怕自己就这样离开球场,害怕自己从此不再健康。“那段往事仍然令可兰白克心有余悸。
伤病毁了他的2010-2011赛季,但他认为那不是低潮,最让他痛苦的是2011-2012赛季,身体调整到最佳,心态开始走向成熟,可是结果他却被迫远赴山西。
“那段时间确实挺惨的,我每天都会做好十二分的准备,却得不到机会。在山西队的前半程是我最难受的时候,每个球队在战术安排上都会用自己磨合了很久的人,而我刚一到队赛季就开打了,所以只能坐板凳,现在的孙伟博就能体会到我当时的感受。”去年元旦,可兰白克随山西队回到乌鲁木齐,他还花钱请了亲朋好友看比赛,然而他只在客队球员出场时亮了一下相,之后的48分钟里,红山体育馆再也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
体育,就是这样一个残酷的行业,无论你过去或将来多么耀眼,但当大家此刻看不见你时,掌声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你,更没有人会同情你背后的汗水和泪水。
四个月尝人生百态
无助的情绪需要自己调节,同时也离不开教练的开导。“杨(学增)教练跟崔导的性格挺像的,特别善解人意,他常常跟我说‘不要放弃,要积极准备,现在这种情况也不是你的原因,如果有到手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可兰白克说。
和当年从青年队调上来当陪练一样,可兰白克又一次得到偶然的机会,山西队常规赛打东莞,与他同位置的主要球员犯规太多,可兰白克终于上场,而那时常规赛已经过去了20轮。在季后赛的几场硬仗中,可兰白克成为山西队的奇兵,20岁的新疆小伙子在他乡赢得了队友的信任,也征服了山西球迷。当他离开时,几乎所有的山西球迷都在挽留他。
可兰白克在山西的四个月体会到了人生所有的心情--从无人问津到掌声爆棚。“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挺好的,让我在以后面对挫折时能更加坚强。此外,那里的球迷让我特别感动,而且和队友们也相处得很好,山西算是我的第二故乡吧。“可兰白克忘记了球队早期的冷漠,记住的是温暖和收获。
山西队仅仅是他逆镜求生的一个例子,回到新疆队后,可兰白克在本赛季的前11轮中还是没有机会,但这和去年在山西时相比,算不了什么。他所做的依然是时刻准备着,直到2012年12月30日,可兰白克打出了职业生涯最风光的一役,他以一个角色球员的身份砍下26分,那一晚连杜比、韦弗都成了陪衬。之后,可兰白克成为新疆队首发名单中的常客,防守依然如牛皮糖,同时还为新疆队增加了一个外线得分点,可兰白克三分出手不多,但却是全队命中率最高的。
偶像变身同室密友
可兰白克并不认为自己是突然爆发,“上不上场我都是一样的训练,在我看来,给我一分钟就是机会,只要这一分钟全力以赴,我就可以拥有下一分钟。”可兰白克从不抱怨自己的机会太少,而是更注重如何抓住机会。同时,他认为自己能从板凳上站起来,也是因为队友的帮助和教练的信任。
这种思维注定能做好任何事情,在打篮球之前可兰白克是一个好学生,从小学到初一成绩都不错,成为体育特招生后,他也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找老师补课。“打篮球占的时间太多,很遗憾后来学习不好了。”
无论在哪里,可兰白克都是一个能带来温暖的人,如果场上有队友倒地,通常都是他第一个去搀扶,每一次被换下场时,他都会向球馆四周鞠躬。如果有球迷跟他打招呼,他都热情地回应,并会满足球迷合影签名的要求。“我也当过球迷,如果我喜欢的球员能跟我打个招呼,签个名,或者开个玩笑,我就会特别高兴,所以现在我特别能理解球迷。而且那么大的球场,球员只有十几个人,球迷却是绝大多数的群体,他们是最需要被尊重的。”
说到自己当球迷的日子,可兰白克的记忆回到了2004年冬天,那是他第一次在现场看职业比赛,当时新疆队的主场在二宫体育馆,外援还是憨态可掬的科尔曼。“那时候我一点都不懂技战术,只喜欢看木(拉提)哥,当时我最喜欢的球员就是他,看比赛都是为了看他。现在我和木哥住一个屋,挺开心的。”年少时的偶像如今已经成为自己的室友,可兰白克感谢时光馈赠给自己的礼物。
(编辑: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