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的“偏哨”已不再是当年那种奔着客队不断犯规去吹的低劣做法。这里面真正不同的文章在于尺度。这是尤纳斯在CBA的首次败仗,也许他会生气,但这样的哨子,他并非没见过。“如果同样的执法尺度给我们,我们会赢更多。”老头很不服气。
篮球很多规则模棱两可,尺度正是在此间诞生。身体接触有不同的程度,当你进攻时,遇到的拉、拽、以脚步平移的方式推动你,裁判视而不见;但你防守时,一两个接触动作,哨子就会响起,虽然不频繁,比赛节奏已被打乱。
这也许就是闵鹿蕾之前著名的“裁判对咱有利”的真正含义。北京队大部分的进攻都是兵屯篮下,全场有61次篮下进攻。相反,广东队在内线无作为,只能“飘”到外围投篮,全场只有48次篮下突破,这里还包含了全场不被对方重视的刘晓宇的8次突破。
裁判能打乱你的比赛节奏,改变你的比赛心态。广东队过去并非没有遇见过类似的困难,早年面对八一队时,类似的客场哨子也经历过。北京队早些年也曾是八一主场哨的受害者之一。
面对这种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自己也当硬汉,对方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他,哪怕裁判把你罚光,你也要坚持,唯有如此才能给裁判施压。既然裁判放松了身体接触的尺度,客队就只能用更强硬的方式去回应,退一步则完全没了机会。
从球场走出来,陈江华笑着说:“其实裁判很客观,莫里斯站得很稳。”原地身体激烈接触在欧洲是最常见的做法。埋怨意义不大,唯有学会玩命地冲抢和主动寻求身体接触,这是广东队近两年丢失的东西,球员打球太学生气了。
不得不说,广东队64%的罚球命中率也是输球的原因之一。
在CBA想要赢得艰难的客场比赛,你得判断尺度,学会和对方一样“有利”。
(编辑:木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