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 > CBA > CBA新闻 > 青岛
麦蒂没让青岛大发横财 主场上座率41%有盈余
来源: 网易体育     2013-02-04 16:00:00

  2012-2013赛季对于青岛双星男篮而言无疑是跌宕起伏的传奇赛季,有巨星麦蒂的锋芒耀世、有球队教练的更替登场、有大牌外援去留的众说纷纭、有28秒退赛风波引发的体制叩问……球员、俱乐部、教练、裁判、球迷在CBA的球场上演绎着一幕幕跌宕起伏、喜怒交加的场景。球场下,国信运行团队默默守望着、关注着、坚持着。在2012-2013年CBA常规赛即将结束的前夕,记者走进国信体育馆,与国信运行团队负责人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

  问君票房有几何

  与青岛双星篮球俱乐部以往的运作相比,本赛季最大的不同就是场馆全面代理了门票销售。从赛季伊始的狂热猜想,到球队十二连败之后的理性回归,青岛双星的主场票房在人们的想象中恢复到青岛篮球球市最真实的体量。

  据统计,本赛季青岛赛区16场比赛接待观众总数将接近7万多人次,平均上座率为41%。国信公司接手票务销售工作后,着眼于CBA球迷培养、票务市场培育以及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致力于为球队提供更好的表演舞台,让观众有更好的观赛环境,票房收入虽较去年有较大提升,但收入数字远远没有达到赛季伊始的票房收入预期。随着场馆运行投入的大幅增长,扣除运行成本,仅能略有盈余。

  “今年的票务市场较往年更加规范有序,赠票少了、假票几乎绝迹。市民正在逐渐习惯购票观赛,要票的情况越来越少了,这对岛城今后的赛事和演出市场而言,应该说是一件好事。 ”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通过升级检票系统,国信体育馆成为目前岛城唯一运用电子验票系统检票的场馆,对于防范假票,保护购票观众权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从侧面拉动了票房收入。 ”

  意识先行成为最具“NBA”style场馆

  成为CBA中最具NBA氛围的场馆,这是赛季之初承接青岛双星男篮主场比赛的既定目标。国信体育馆的硬件配置在现有CBA国内主场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NBA氛围也并非仅是场馆够大、座位够多即可达成,有许多服务和环节需要补充和完善。

  “我们的硬件条件已接近NBA标准,但软件服务尚需继续提高。全方位升级场馆服务,让青岛球迷在家门口享受到国际级的观赛环境,服务配套也要参照高标准。 ”该负责人说。

  随着场馆规模扩大,升级检票系统、引入电子验票;严控安全保障系统;整合志愿者管理、加强服务保障,都成为场馆服务升级的重要手段,也为球迷带来了便利。过去的15场主场比赛期间,场馆环廊增加了餐饮服务区、超市、观众休息区等服务区域。如今,球迷们手持啦啦棒、偶像巨幅照片,怀抱爆米花观赛呐喊的场景已经屡见不鲜;比赛结束,观众乘坐定点班车回家,也逐渐成为习惯。

  这名负责人表示,“现场观赛不仅仅是观看一场比赛,更是一次休闲、放松的过程。我们着力打造文体活动综合服务平台,希望通过从向观众提供更便利、更舒适的观看服务入手,全面提升服务品质,打造时尚休闲氛围。 ”

  为实现青岛赛区主场的服务保障升级,场馆在检票系统、观众服务等方面的成本支出近100万。尽管本赛季青岛双星男篮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但青岛主场、青岛赛区在意识、行动上已先行一步,也算是一项额外的收获。

  深入赛事做最“市场化”的场馆

  除CBA联赛的票务销售和运行保障工作外,国信公司还承揽了球队的饮食起居保障服务。比赛和训练之余,麦蒂和其他双星球员们还能够在海天体育中心酒店享受到国内最先进的、专供运动员使用的康复理疗服务。

  “竞技体育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是一个趋势,这个过程中场馆承担怎样的角色,实现哪些功能,蕴藏着很多可做的文章。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2-2013赛季,青岛主场票务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通过市场研策得出适合于青岛观众的合理区位划分和价位组合,运用营销推广与服务升级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与市场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

  自2009年青岛体育中心落成至2011年间,国信公司在承接国内、国际大赛期间,一直承担运行保障的角色,如苏迪曼杯、世界柔道大奖赛等。 2012年上半年,国信公司作为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的承办单位,进行了一次企业“市场化”办赛的有益尝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通过市场化运作CBA联赛青岛主场票房,也将成为CBA联赛中俱乐部与场馆合作市场开发的又一成功案例。

  “国外明星球员的加盟让球迷热情逐渐升温,但CBA联赛在球迷服务、公关活动、球队包装推广、商业价值开发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CBA与NBA软实力上的差距,也是我们与俱乐部下一步合作的重要方向。 ”这名负责人说。

  与国内众多大中城市的体育场馆相比,青岛体育中心的管理者似乎显得更 “不安分”,不满足于坐拥场馆、等客上门,不甘于保障活动、稳收场租,总想成为“舞台上的主角”。在体育产业方兴未艾的今天,市场化的努力和尝试无疑也面临更多的风险。

  “青岛体育中心计划在2013年与青岛大剧院、汇泉湾重新组合,成为新的“文体产业公司”,这种复合型公司体制将更适合于市场化运作尝试。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文体产业公司的建立,将使赛事的承接、承办拥有更多可调配的社会资源和更灵活的运行机制。场馆将继续主动寻找机会,引进或参与运作更多优质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演出项目。 ”

  (编辑:木心树)

下载直播TV手机版,省流量更流畅

点击下载
  • 密码强度:弱
  • 网络用户使用协议

已有帐号?

快速登录

  • QQ 登录
  • 微博登录
  • 微信登录

再消费
升级为
签约主播
个人中心
登出
操作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