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4日,《看台体育》的马绍尔-泽维格撰文,探讨了林书豪是否只是昙花一现。文中指出林书豪的三大技术缺陷,但也认为只要加以改进,他就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如今,每当火箭打完一场比赛,人们总是很难去评价林书豪该场表现如何,是打得很好,还是不算太好?
1月29日战胜爵士,他出战25分钟,5投5中拿下12分,还有7次助攻3次抢断,人们赞誉他的高效;2天后对掘金,他拿下22分,包括末节的13分(7投5中),成为末节场上最佳球员。但他出战31分钟,仅5次助攻1次抢断;接下来对阵山猫,他送出8次助攻3次抢断,这都不错,但他出战34分钟10投4中仅9分。
整个1月,林书豪共抢断39次,位居NBA之首。但同时,他失误54次,也高居NBA第5。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所看到的绝非“林疯狂”,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再也看不到“林疯狂”了?林书豪只是昙花一现?
可以为林书豪轻易地找到些借口--他还没打过一个完整赛季,他还在适应和詹姆斯-哈登的配合,他赛季初还因伤所困--此外,他的励志故事足够煽情,他是一个极具正能量的人,偶尔看起来也天赋异禀。
但林书豪的缺陷依旧,分别是失误、中远距离投篮和造犯规能力。
尽管他已大幅缩减了失误,但他的失误数仍居高不下。而他易于失误的倾向,也抵消了他在逼迫对手失误上的能力:在抢断-失误比一项上,林书豪(0.67)也可排入联盟第37位;而尽管谦逊的他在赛季中期聘请了投篮教练,但他的投篮仍时灵时不灵,尽管他如兰博基尼跑车般的切入令人叹为观止,他的进攻方式仍显单一。
此外,尽管他和哈登都善于造犯规,但毕竟只有一人能持续获得机会。上赛季,他每36分钟能博得7次罚球,但本赛季这一数据下滑到3.3次。在NBA,寻求身体接触造犯规是一门艺术,也是想成为一名高效球员的必修课。但即使对林书豪的突破能力最顶礼膜拜的球迷,也不得不承认他仍未完全掌握这门艺术。
那么,林书豪是否昙花一现呢?目前看来是,但未必一直如此。不过,他也的确需要有所改进。他的跳投必须更稳定,至少大家得知道他一直在努力;他必须学习如何寻求身体接触,而他身边的哈登就是最佳的模版;他的传球必须更加直截了当,以此来避免非受迫性失误。
今夏火箭会改善四号位,随后会着眼于对其他位置动刀。届时,林书豪将面临真正挑战。
(编辑:木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