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维茨基说:“我们终于找到了出路(way)。”梅奥说:“德克做了他意志(will)范围内所能承受的一切,确保我们不掉队。”
时间仅胜4分钟,差距却有12分,满脸胡须的德克恰如圣经中的摩西一样,神杖一指,画出一道通向胜利的通途。
也许就差一点,就会放弃比赛;也许就差一场,就会放弃整个赛季。即便小牛的将士距离刮胡子、进前八终是咫尺之遥,却难以跨越,那份震撼心灵的诺氏意志,也至少保证着小牛的队魂不灭。
冰一般冷静,火一般炽热。
冷静 火的手感创造奇迹
“球出手那一刻,我觉得弧线有些太平了,”到了更衣室,诺天王还对那记绝杀念念不忘,“我不知道自己发力够不够。球就这么溜出去了,我还听到它磕着篮筐发出的声响。我还以为,这球不会进了呢。”
这最后一球进得的确不够“顺当”,在篮筐上刷了两下才最终落网。但是几秒钟后双手高擎做出“3”的手势,证明这一切并非虚幻。
卡莱尔有些得便宜地表示,正是因为公牛之前投中了那么多luckyshots(幸运球),小牛积攒的人品才在最后4分钟集体爆发。笑过之后,还是恢复严肃的表情说:“我的球员们没有放弃,继续战斗,只要做到这些,好运自然来到。”
诺天王当然有资格露出微笑。35分,又创去年年底复出以来的得分新高;15分,末节的大心脏表现再一次挽狂澜于既倒。尤其是最后1分钟内几乎凭一己之力的绝地大反击,仿佛又让人看到了那个最好的德克。这最后1分钟,就是一出惊险的过山车表演。
还剩54秒,在右侧底角命中他本场第四个三分,95比96。
还剩27秒,在三秒区外右侧命中中投,97比98。
还剩2.9秒,在弧顶接卡特的传球,张手三分命中,100比98!
谁也不必知道诺天王这1分钟心里经历着怎样的波澜,但是惟一支撑着小牛的信念就是―――把球给他。“我突破进去,眼瞧着防守德克的人被我带进来了,”助攻最后一球的卡特说,“我知道我们三分线外有空当,他的视野很棒,面前无人阻挡。剩下的,就是等他创造历史了。”
作为同辈的卡特不惜自己的赞誉,作为后辈的梅奥则更多了几分敬仰。当年就从电视上见证诺天王的各种神奇,本赛季做成队友,梅奥更是亲眼目睹了一次又一次震撼人心的表演。之前主场战胜快船,诺天王包办加时赛的前10分;这回主场逆转公牛,最后神奇的8分更是让梅奥发出这样的感叹―――他的血管,是冰的吧?
“整个职业生涯,他都堪称伟大,”梅奥说,“今晚他投进了几个不可思议的球,让我们又看到了从前的那个他。他把我们从失败边缘拉了回来,真是一个冷静的男孩,他的血液仿佛就是冰的(iceintheveins)。”
梅奥管他叫“男孩”,他的确还年轻。那一刹那,血液冰冷,手感却如火般滚烫。
冷眼?火的热血烧灭偏见
无论是这场比赛,还是整个赛季,小牛仿佛都在沿着追逐者的路线艰难前行。放弃,就在一刹那,却至今没有发生。
“这就像是我们本赛季的一个缩影,”诺天王也明白,投向小牛的是怎样的冷眼,“每当别人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把我们排除在外,说我们不行的时候,我们总有办法坚持住。”
战胜快船,理发师就位;惨败步行者,又是一片众人唱衰之声。在这样的进进退退之中,小牛也习惯了舆论的“见风使舵”。看似他们是在与爵士、湖人赛跑,其实他们是在与时间赛跑,腮边一日长比一日的胡子,就在提醒着他们。
诺天王却用火一样的热血点燃球队,用一场场近乎悲壮、近乎不可能的胜利,烧灭了一个又一个冷眼。“真的,那一刻没有别的机会了,”他这样解释最后1分钟的决绝,“我们并不是那种炙手可热的球队,大家都以为比赛就这样盖棺论定了。但是我们坚持住了,就等着看下面会发生什么吧。”
诺天王更希望带给队友的鼓励是:一场比赛我们追上来了,一个赛季又何尝不可呢?“同样的事情,今天也发生了,”诺天王说,“我想,大概谁都以为比赛就这样结束了吧,我们居然找到办法扭转了局势。整个赛季又何尝不是如此?也就在三周之前,几乎没有人相信我们能向季后赛发起攻击,但是现在我们走到了这里。”
站在现在这个位置,除了继续前行,其他结局对于小牛没有任何意义。美国时间4月2日客场挑战湖人的比赛,无疑承载着多重意义:赢下,小牛将士可以剃须,与湖人战绩拉平,彼此间胜负关系也拉平;若输了……
这时的诺天王,当然不会做如是的假设。
这样火热的心绪,也在小牛全队蔓延开来。诺天王对于胜利的那份热切、甚至贪婪,都让队友在言谈间多了几许踌躇满志。“在电视上看着他夺冠的历程,和在场馆内、在他身边亲身感受那份激动,还是不一样的,”梅奥激动地说,“在他身边,仿佛能看着他大口地咀嚼着胜利。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意志作支撑,让我们不至于掉队。”
“我们不想放弃,也不曾放弃,”莱特也为诺天王的坚韧所感染,“我们一度落后很多,也有许多对我们不利的言论。但是我们保持了顽强的风范,每一刻都有球员挺身而出。”每一刻,也都有队员感受到了诺天王的光和热。
小牛会不会和HBO的当红剧集《冰与火之歌》一样,在一年的寂静后重回舞台,尚要看造化;可属于34岁老男孩的冰与火之歌,却已让那份英雄主义情结弥散在美航中心的每个角落。
(编辑:木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