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2点50分,在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现场,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连环爆炸案,目前已确认3死百余人伤,并被定性为一起恐怖袭击事件。悲剧发生之后,NBA破天荒头一回宣布彻底取消单场比赛(因停摆而取消的比赛不算在内),自1967-68赛季联盟改制成82场以来,凯尔特人和步行者两队首次全赛季只打81场比赛,科比、詹姆斯等多名NBA球星也迅速为受难者送上祝福。
正是有高强度的安保措施,NBA赛场才得以远离恐怖袭击
事实上,NBA联盟此前也遭遇过类似的“炸弹危机”。近年来,影响较大的就至少有下面四起:
1996年7月29日,梦三队撤离下榻酒店
尽管这一年的奥运会就在美国本土的亚特兰大举行,但梦三队仍然没有入住奥运村,他们选择下榻在附近的一家豪华酒店里。当天上午11点,酒店的保安逐个敲开球星们的房间大门,告诉他们有人向酒店发出了炸弹威胁,迫使球员及其家属们都不得不暂时从酒店撤离。
2004年8月10日,梦六队热身险遭炸弹洗礼
为了备战雅典奥运会,梦六队来到伊斯坦布尔与土耳其进行奥运之前的最后一场热身赛。当天早上5点,当梦六队的球员们还沉睡在梦乡之时,一通沉重的敲门声把他们惊醒。随后,他们被告知就在酒店几英里之外的地方刚刚发生三起爆炸事件,当地警察局和美国大使馆都派遣专员来进行安抚。梦六队最终如期参赛,并以80-68取胜。
2005年3月25日,奥本山宫球馆一日遭四次“炸弹”威胁
由于一年前的“奥本山宫群殴”事件,活塞与步行者之间无疑结下梁子。一年过后,步行者再次造访底特律,一小撮极端球迷试图做出报复行为。比赛开打之前,球馆方面被告知,客队更衣室里很可能藏有炸弹,随后又有一个炸弹威胁电话打进奥本山警署,警方特别出动了警犬对更衣室进行“地毯式”搜索,但一无所获。比赛不得不因此推迟1小时25分钟,步行者以94-81击败了卫冕冠军活塞。据统计,当天一共被打进了4次恐吓电话。
2010年7月,前保安威胁要“炸光全NBA”
一位名叫何塞-卡萨达的20岁男性向位于新泽西斯考克斯 市的NBA总部连发7次电话恐吓,声称他将炸弹藏在大楼外的灌木丛中,并将在次日上午9点引爆。一旦有人从大楼中撤出,炸弹就将提前爆炸。警方随即对该地区进行了封锁和搜查,最终并未发现任何爆炸物。这名男子此前曾担任NBA总部的保安,随后被判入狱6个月和禁足6个月。
从以上四起“炸弹事故”可以看出,对于NBA赛事,恐怖分子或极端球迷最多只能停留在“电话威胁”的层面,很难做出实质性破坏行为。在这一点上,NBA球馆高度严密的安保措施功不可没。自去年12月起,NBA联盟从上到下推广了一波“安保升级”工作,从灰熊、森林狼等球队着手进行示范,对各球队主场球馆的安保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以球迷进场时的安检程序为例,NBA联盟规定,自2013年全明星周末之后,球馆必须使用手持金属探测器,对进入球馆的观众进行贴身搜索。任何人都不被允许携带烟花爆竹、刀具、自卫武器等危险物品入场,同时,也严格拒绝自带酒水、饮料、食品等进入球馆。
作为多次前往美国NBA比赛现场采访的记者,笔者对NBA球馆的安检程序也印象深刻。就拿最近的休斯敦全明星周末来说,贵宾、媒体、球迷必须通过不同的通道进入球场。即使是持证采访的记者,也必须服从现场警卫安排,接受全部安检程序。过程大致如下:先在通道门外排成一队,并且把所带背包打开,由警犬来回嗅探两遍,然后将身上所有金属物品放入小碗,空手走过安检门,然后由警卫手持金属探测器贴身搜查,最后再与记者证上的照片进行身份核对,一切正常无误后才被允许进入球馆。如果在场馆外买了食品或饮料,对不起,一概只能留在场外,即使你拧开饮料瓶盖大喝几口以证明无害,也不被允许携带入场。如果你中途需要离开球馆,重新进入场馆的话,这样的过程还要再重新来上一遍。就在场馆四周,除了有不少警车在来回巡视,还有多名巡警骑着高头大马在左右逡巡,搭建起一道相当严密的警戒网。如此一来,不仅危险物品带不进球馆,球馆内外哪怕有一点犯罪行为也很难遁形。
对于如此严密繁琐的安检步骤,美国民众的反应是见怪不怪,毕竟,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公众安全。根据NBA官方2012-13赛季的最新数据,一场NBA比赛所能吸引到的现场观众,一般在13660到21863人之间,2010年的达拉斯全明星赛甚至创造了10万人观赛的纪录,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旦发生什么三长两短,引发的巨大社会影响将不容忽视。对NBA赛事来说,比较方便的是尽管参与人数众多,但毕竟都只在一个特定的场馆里活动,安全防范可以比较集中。反观这次在波士顿马拉松现场发生的悲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赛道实在太长,在警力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安保措施百密终有一疏。
可以预见,在波士顿马拉松炸弹事件爆发之后,各NBA场馆对安保工作的重视将更上一层楼。据最新消息,活塞主场奥本山宫球馆已经启用了警犬,对更衣室进行了反复搜查。无论行凶者出于什么理由,都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不再有无辜的人们受到伤害。
(编辑: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