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今天下午3点,东亚男篮锦标赛结束了冠军争夺战,中国国奥从一开场便处于被动的局势,最终不敌韩国无缘冠军。面对基本由大学生组建的韩国队,国奥进攻放弃内线优势,反而陷入了单打独斗的泥潭之中,而防守又无法跟上对手的脚步,内外线防线更是脱节,被对手轻松得手的进攻比比皆是,这样的国奥,获亚军绝不是“屈居“!
如果说2012年日本亚洲杯国奥无缘四强是因为对手基本都是正牌国家队的话,那么今年韩国东亚赛丢掉冠军,便只能说明技不如人了,因为,决赛的对手韩国队也非正牌韩国国家队,他们基本上是一支大学生球队。
纵观整场比赛,我们看到的场面大抵如此:国奥进攻要么是郭艾伦持球单打,要么是郭艾伦突分其他球员直接出手,再便是几大内线球员篮下强攻,一句话,都是单打,结果是外线屡屡打铁,内线处处被帽;国奥防守要么是被对手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要么是被反击,望球兴叹,其结果是内线一次次漏人,外线一次次被投射!
范斌在比赛中曾经做了这样的部署:郭艾伦突分,李慕豪提上(挡拆),其他锋线球员定点投篮。这样的战术看起来很合理,但实际上作用不大,因为国奥只有郭艾伦一个控卫,限制了郭艾伦,战术便是一纸空谈,况且,内线球员频繁提上,一方面会导致内线压迫下降,另一方面便是扬短避长用废内线球员。事实也证明,郭艾伦基本很难突破到内线,锋线球员缺乏跑动,无法拉扯对手的防线,而内线球员也无法真正施展自己的看家本领。
实际上,整场比赛我们是很少看到国奥打出合适的挡拆的,更多的时候便是底线附近迎着对手的三分出手,命中率很差。当然,在郭艾伦无法形成单打的情况下,国奥会选择让内线球员坐着强攻,但还是那个问题,国奥缺乏应有的跑动,结果是内线频繁的被韩国封盖,这让国奥的队员们很是沮丧。
不可否认,这支球队尽管是国奥男篮,但队员们却都已经是各支俱乐部的主力球员,实力绝对是有的,但在“范家军“中,因为缺乏合适的战术,造成了1加1小于2的情况,到最后是,要么郭艾伦,要么王哲林,要么李慕豪……各自为战,只剩下华山一条路--单打。半决赛国奥击败日本,全场比赛国奥5次助攻,但却都来自于郭艾伦一人,这其实已经是一个预警了。
与国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进攻战术变化多端,皮球很少粘在一个人手中,他们总是不停的跑动(要知道,包括主力金钟奎在内,韩国三名对于跑到腿抽筋),利用国奥移动缓慢的弊端,他们经常能跑出空位,也经常能打出漂亮的反击。当然,有因必有果,让韩国队进攻打的如此流畅的,根本还是国奥的防守。早在首场比赛对阵香港的时候,国奥便暴露了出了外线防守缺乏默契,侵略性不足,脚步移动缓慢等问题,但时至今日,国奥的防守问题还是没有改观。本届东亚赛国奥志在夺冠,但最终收获了亚军,但必须说的是,防守漏洞百出,进攻只剩下单挑一张牌的国奥,拿到亚军,绝不是“屈居“,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编辑: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