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篮球赛上,中国U19国青队和立陶宛队 险些酿成 群殴再次勾起了篮球赛场上的负面话题――冲突。的确,冲突甚至群殴在过去中国篮坛上屡见不鲜,为什么中国篮球的各级别队伍总会出现火爆的摩擦和斗殴?而面 对球场暴力,又如何控制心态呢?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正带队征战NBL联赛的陕西信达男篮主帅陈照升。“篮球是竞技体育,发生摩擦在所难免,冲突都是因为打 不过、打不好时候的心态失衡,因此,不管对手,自己应该练好基本功,从技术上击败对手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球场冲突了。”陈照升说。
篮球赛为啥容易出现冲突?
陈导解读:场地小、身体对抗更频繁
近些年来,中国篮坛的冲突、斗殴现象越来越 严重,而 且有着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作为CBA联赛的“活化石”,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陈照升大风大浪见得太多了,对于中国篮坛的冲突现象,陈照升觉得很正常,“篮 球是对抗项目,篮球比赛发生摩擦这种现象在所难免。”陈照升认为,篮球的项目特点决定了比赛双方对抗的激烈性。事实上,同足球相比,篮球因为场地小,身体 对抗更为频繁、激烈,而“擦枪走火”的概率也比足球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篮球队员的神经,似乎更 加敏感、 更加脆弱。回顾中国篮球的历次打架事件,打架队员大多虚火太盛,一两次小摩擦即能一点就着。长时间在枯燥的环境下打球,性格受到压抑,队员一旦身体受到侵 犯,情绪就瞬间爆发,难以控制。对此,陈照升认为,这也是竞技体育的一大特点和副产品,重视成绩,为了锦标就不得不倾其所有来求得胜利。可以说,一支球队 从上到下过分重视比赛结果的功利心态,是最容易导致冲突爆发的一大原因。
如何避免赛场摩擦、冲突?
陈导解读:练好基本功,技术是关键
纵观近年来中国篮坛的冲突事件,大都发生在 热身赛而 不是正式比赛中,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球员的心态波动和长期枯燥的封闭集训有一定联系,无论是国家队还是地方队,都喜欢大搞长期封闭集训,这种训练 方式对球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技战术的合练有好处,但在枯燥烦闷的封闭环境下训练时间越长,球员的性格和心理越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这种压抑心理很可能 在某个时刻碰撞中爆发出来。
至于如何避免场上的摩擦殴斗,陈照升认为,还是跟自身实力有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但最简单的还是练好基本功,在技术上击败对手。如果我们有实力上去很快就能稳定局面,让比赛朝着胜利的方向运行,能赢球了也就会自然避免心态失衡。”
球场冲突出现后该怎么办?
陈导解读:遇事先冷静,学会保护自己
也许很多球迷不知道,在国内的篮球比赛中, 一些教练执教思想存在误区,片面鼓动队员在场上用非正常动作弥补实力的不足,此外比赛中教练都喜欢给裁判施压,以取得对本队有利的判罚,这也容易使得原本自控能力较差的球员心态失衡。对此陈照升认为,教练员除了教会他们打球,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队员。而如果一旦出现了冲突苗头,首先要冷静。
“如果出现了问题,首先要冷静再冷静,你一拳打下去,出事了一定会后悔。其次,要学会好保护,避免在冲突中受伤,而作为教练员,我也一定会保护好我的队员们,不能让队员们,特别是小队员受到伤害。”陈照升还认为,做教练的一定不能鼓励球员去冲突,所谓的血性,那都是对队员不负责任的,“冷静永远是面对冲突时最重要的东西。”
(编辑: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