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把哈达迪当大牌的四川、以及没把巴赫拉米当大牌的福建相比,阿巴斯再次成了树模范立标兵的楷模。阿巴斯所到之处留下的都是众人对他的如潮好评。
“其实,亚外这么多年,成功的也就阿巴斯这一个。”上海俱乐部新闻发言人张弛说,“别看身价涨了十几倍,但CBA就认他,因为中国最看重的唯有成绩,证明你一个球员的价值,就是看你有没帮球队进季后赛,而不是数据。”
打来打去就那几个,最成功唯有阿巴斯,这也反映出亚外群体的另一特征:补血性不高。此前的菲律宾亚锦赛,吉林队主教练王晗还专程带翻译前往马尼拉,想物色一个新亚外,但看了一圈,回来之后还是选了道格拉斯。而亚外的中方代理被两位中国经纪人垄断,也推动了阿巴斯、道格拉斯等人身价倍增。伊朗阵中除了哈达迪和巴赫拉米,还有小后卫卡姆拉尼最有实力,但因为价钱谈不拢无法来打CBA。
“一般来讲选亚外的球队都是没什么钱的,而有点钱的,却点名只有某位经纪人来做他们的生意,别人根本插不进去。”一位圈内的经纪人说。
至于阿巴斯定律能否在本赛季延续,如今不得而知。此前得阿巴斯进季后赛的球队,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一批颇具实力的国内球员:上海男篮底蕴一直都在,虽然经历数年低谷,但李秋平早已栽苗在前,而上海在姚明接手后,在人才引入机制上更为活套,姚老板更是力主加强流通的先行者;山东在2009年全运会之后就加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大力培养年轻球员,上赛季夺得联赛亚军的主要球员都是自己培养;曾夺得过全运会冠军的北京,向来在人才培养和引入机制上优势明显,阿巴斯离开后他们更是从广东手中抢走了CBA总冠军。
“篮球毕竟是五个人的运动,冲成绩是一方面,但这毕竟有限,在到了一定高度后,国内球员以及球队整体实力的提升才是关键。”张弛说,前几天有位不看CBA的朋友问:“上海不请亚外都打这么好?那请回阿巴斯岂不更好?”他听后大笑:“我们早过那个阶段了。”
(编辑:老三)